防守和进攻阵容的核心思路完全不同。防守阵容更注重拖时间,让咱们的武将能站得住,慢慢消耗对手;而进攻阵容讲究速战速决,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打出最高爆发。防守阵容通常会选择高血量、高防御或者带回复能力的武将,比如董卓、华佗这类能抗能奶的角色;进攻阵容则偏爱高爆发武将,比如吕布、关羽这种一刀秒人的狠角色。
防守阵容的布阵往往会优先保护后排输出,前排摆上坦克型武将吸收伤害,比如群雄的董卓或者魏国的典韦。军师选择上更偏向辅助型,比如荀彧的群体治疗或者诸葛亮的控制技能,确保队伍能扛过对手的爆发期。而进攻阵容的布阵则更激进,通常会把高输出武将放在前排快速切入,比如蜀国的马超或者吴国的太史慈,配合军师的增伤技能,争取开局几回合内解决战斗。
防守阵容的技能更讲究节奏,比如华佗的治疗要在对手爆发后及时跟上,而控制技能则用来打断对手的关键输出。进攻阵容的技能追求连贯性,比如吕布的群攻配合貂蝉的增伤,确保伤害能一波接一波压垮对手。有时候进攻阵容甚至会牺牲部分生存能力,只为了把输出拉满,毕竟最好的防守就是让对手没机会出手。
养防守阵容的话,资源会优先给坦克和辅助,确保他们够硬、治疗量够高;养进攻阵容则要把最好的装备和培养材料堆给主C输出。不过无论选择哪种思路,都要注意阵容的整体平衡,纯防守可能打不动人,纯进攻又容易暴毙,找到适合自己的搭配才是关键。